债圈大家说8.29 | 央行买债、存单走强提价

东方财富网

3周前

就同业存单需求而言,利率债发行对于同业存单的挤出效应可能存在,意味着需求端边际减弱。...央行此番操作对于流动性的影响可以分为借入和卖出两个步骤时的影响进行分析。

1、央行买债

2024年8月29日,人民银行以数量招标方式进行了公开市场业务现券买断交易,从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买入4000亿元特别国债。具体情况如下:

24续作特别国债01中标利率2.1700%

24续作特别国债02中标利率2.2500%

东吴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李勇:

央行此番操作对于流动性的影响可以分为借入和卖出两个步骤时的影响进行分析。借入时,由于此次明确为信用方式借入国债,因此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不会造成影响。卖出时,有回收流动性的效果,一方面通过债券二级市场的供需变化,另一方面通过流动性的变化来抬升债券收益率。对于债券市场而言,债券收益率或因央行操作而出现回调,等待回至合意区间后进行震荡行情,短期内保持谨慎。

华泰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

央行买卖行为很容易成为市场波动的“放大器”,例如在流动性宽松时期央行需要回笼货币,此时选择卖出国债,但市场很可能过度解读为收紧,反而导致利率波动风险。当然长期看,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会越来越小甚至降至0,届时有必要考虑新的基础货币投放工具。加上未来几年国债规模会持续扩大,央行公开市场买卖国债是一个重要的“储备工具”。

2、存单走强提价

浙商证券大固收组固收首席覃汉:

结合供需和季节性规律,我们认为,基于季度视角,1年期国股存单收益率仍有进一步上行压力,存单交易难度加大(降准降息是交易机会点,但重点在于快进快出),或以配置思路介入更佳,就点位而言,对应2.10%附近参与配置更有性价比。

天风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孙彬彬:

展望后市,随着政府债发行延续放量,8月资金利率中枢可能略高于7月,叠加美联储释放降息信号,汇率升值以后,外资套利套汇购买短债的力度可能降低,我们判断CD表现可能震荡偏弱。

中邮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梁伟超:

就同业存单供给而言,负债偏紧背景下银行的发行诉求不会明显降低,备案额度的限制存疑。就同业存单需求而言,利率债发行对于同业存单的挤出效应可能存在,意味着需求端边际减弱。同业存单供需矛盾可能是影响短端品种的“火药桶”。如果将同业存单的供需矛盾比喻成“火药桶”,那降息降准就是可以显著缓解这种矛盾的“消防队”,后者必然会到,但不一定在前者暴露之前。

就同业存单需求而言,利率债发行对于同业存单的挤出效应可能存在,意味着需求端边际减弱。...央行此番操作对于流动性的影响可以分为借入和卖出两个步骤时的影响进行分析。

1、央行买债

2024年8月29日,人民银行以数量招标方式进行了公开市场业务现券买断交易,从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买入4000亿元特别国债。具体情况如下:

24续作特别国债01中标利率2.1700%

24续作特别国债02中标利率2.2500%

东吴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李勇:

央行此番操作对于流动性的影响可以分为借入和卖出两个步骤时的影响进行分析。借入时,由于此次明确为信用方式借入国债,因此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不会造成影响。卖出时,有回收流动性的效果,一方面通过债券二级市场的供需变化,另一方面通过流动性的变化来抬升债券收益率。对于债券市场而言,债券收益率或因央行操作而出现回调,等待回至合意区间后进行震荡行情,短期内保持谨慎。

华泰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

央行买卖行为很容易成为市场波动的“放大器”,例如在流动性宽松时期央行需要回笼货币,此时选择卖出国债,但市场很可能过度解读为收紧,反而导致利率波动风险。当然长期看,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会越来越小甚至降至0,届时有必要考虑新的基础货币投放工具。加上未来几年国债规模会持续扩大,央行公开市场买卖国债是一个重要的“储备工具”。

2、存单走强提价

浙商证券大固收组固收首席覃汉:

结合供需和季节性规律,我们认为,基于季度视角,1年期国股存单收益率仍有进一步上行压力,存单交易难度加大(降准降息是交易机会点,但重点在于快进快出),或以配置思路介入更佳,就点位而言,对应2.10%附近参与配置更有性价比。

天风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孙彬彬:

展望后市,随着政府债发行延续放量,8月资金利率中枢可能略高于7月,叠加美联储释放降息信号,汇率升值以后,外资套利套汇购买短债的力度可能降低,我们判断CD表现可能震荡偏弱。

中邮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梁伟超:

就同业存单供给而言,负债偏紧背景下银行的发行诉求不会明显降低,备案额度的限制存疑。就同业存单需求而言,利率债发行对于同业存单的挤出效应可能存在,意味着需求端边际减弱。同业存单供需矛盾可能是影响短端品种的“火药桶”。如果将同业存单的供需矛盾比喻成“火药桶”,那降息降准就是可以显著缓解这种矛盾的“消防队”,后者必然会到,但不一定在前者暴露之前。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